docx文档 第1单元 比一比(教案+学案)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

小学数学 > 一年级上 > 教学教案 > 文档预览
2 页 769 浏览 0 收藏 4.9分

摘要:第一单元比一比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师生交流”的基础上开始的。比较的思想和方法是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本单元结合学生的游戏和身边熟悉的事物,通过学生能够理解的一些简单概念,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主要内容有“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等,教学中既要注意加强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和书本内容的联系,更要重视学生生活经验的交流、丰富和提高,使学生体会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中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比一比”是学生学习认数、计算的准备性知识。教科书共安排了两个内容:一是主题图;二是练一练。具体编排特点如下:1.创设了“比身高”“比铅笔”等情节,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2.情境图中提供了丰富的“比较”资源。情境图中提供了学生、老师、铅笔、大象、松鼠、西瓜、西红柿等可供比较的资源。利用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身高的比较;铅笔与粉笔的比较;铅笔与铅笔的比较;饼干盒与魔方的比较;大象与松鼠的比较。建立“高”“矮”“长”“短”“大”“小”“轻”与“重”的含义。本单元在学生已有生活常识基础上,学习用“高矮”“长短”“大小”与“轻重”比较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这样有序地讲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加强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感知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近感。教学目标1.了解“高矮”“长短”“大小”与“轻重”的含义,会判断并会用这些术语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2.通过“做游戏”“讨论、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描述的过程。3.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第1单元  比一比(教案+学案)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 第 1 页 第1单元  比一比(教案+学案)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 第 2 页
本文档由 匿名用户2023-04-15 18:02:36上传分享
你可能在找
  • 第三单元认识图形(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开始。《标准》的要求是“能通过实物或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形体”。 本单元知识学习的重点是把学生熟悉的实物按形状进行分组并抽象出相应的模型。 为了分散难点,这一单元只安排了立体图形的认识,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物体分类的活动中,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4种立体图形;二是会用立体图形进行拼搭。
    4.7 分 2 页 | 16.12 KB
  • 因此要根据刚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的机会,充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本单元教学,要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重点进行书写练习,以及用数表示和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再安排>、<、=符号的认识,在学生用“同样多、多、少”描述两个数大小关系的基础上,重点学习用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单元最后安排“顺序”这个知识点,通过“一共有几个”和“第几个”,感受基数和序数的含义,通过给“0到10”数字排序和把事物编号,体会10以内各数按照顺序排列的规律和事物按一定规定排序的含义。
    4.8 分 3 页 | 17.46 KB
  • 第六单元分类教材分析分类是数学的重要概念,分类活动是学生对数据进行初步整理,进行数据分析的开始,也为以后学习统计及其他方面的数学知识积累感性经验。 本部分教材的编写,呈现以下特点:1.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设计了学生熟悉而又现实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会统计的完整过程。2.为学生的探索留出了空间,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3.从易到难,坡度合适。 本单元单独安排分类的内容,是本套教材统计内容的开始,是最基本的统计活动。教学目标1.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者自己选定的标准(如数量、形状、颜色、用途等)对熟悉的事物进行分类。
    4.8 分 3 页 | 16.83 KB
  • 小学题库(www.xiaoxuetk.com)第十单元探索乐园教材分析“探索规律”作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函数思想之一,是隶属于《标准(2011)》中“数与代数”领域的正式教学内容。 为了体现《标准(2011)》的理念,教材从一年级上册就开始渗透探索规律的内容,如:通过1个1个、2个2个、5个5个地数数,让学生体验、发现并描述数数过程中的规律;通过分别整理10、20以内加减法表,让学生探索计算中的规律 本单元的课程内容是“探索简单情境中的变化规律”。同时,强调“在教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把发展推理能力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4.7 分 3 页 | 16.50 KB
  • 第四单元合与分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认识了10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是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 教材在认识了10以内的数之后,单独安排这个单元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第一,10以内数的认识单元不安排数的组成和分解有利于加强数的抽象过程和理解数所表示的意义;第二,单独设置“合与分”单元,有利于学生学会 本单元的学习以学生的动手操作为主,通过操作、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10以内各数组成和分解的过程。
    4.9 分 2 页 | 15.94 KB
  • 第八单元20以内的加法教材分析本单元的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10以内的加法、认识了11~20各数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安排了四个知识点:不进位加法、进位加法、连加、整理与复习。 因为多位数的加法都要分解为不同数位上的20以内加法,所以学会20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正确熟练地口算,不仅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进一步学习的基本要求。 本单元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设计,充分体现本套教材“在解决问题中学数学”的鲜明特点。
    4.7 分 4 页 | 17.54 KB
  • 第九单元20以内的减法教材分析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加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十几减几不退位减法,十几减几退位减法,连减、加减混合以及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 由于任何多位数的退位减法都能分解为不同数位上的退位减法,所以,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数学计算的核心知识,也是学生形成基本计算方法的重要内容,本单元“退位减法”的内容,充分体现了本套教材“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数学 后面的计算都用“破十减”和“想加算减”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是计算减法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今后学习多位数减法计算的基础,要让学生至少熟练掌握其中一种。本单元还安排了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整理。
    5.0 分 3 页 | 17.40 KB
  • 第五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生在认识了10以内的数,掌握了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的基础上学习的。 本单元内容编排分为三个知识块:“加法和减法”“6~10的加减法”“0的加减法”。然后安排了以“动物乐园”为问题情境的提问题并解决简单问题的综合应用。本单元还安排了加减法算式的“整理与复习”。 综合单元内容,还安排了“有趣的数字”综合与实践活动。根据整套教材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本单元教材每课都设计了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以“情境+问题”的方式呈现的学生非常熟悉的事例,二是加减计算的直观图。
    4.8 分 3 页 | 17.20 KB
  • 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10以内各数和10以内的加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主要内容包括数、认、读、写11~20各数,知道“10个一是一十”,20以内各数的组成和进行20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 对于11~20各数的认识,学生在入学前都有口头数数的经验,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是11~20各数的写法和组成。教材注意选择了一些典型事例和活动。
    5.0 分 3 页 | 16.13 KB
  • 小学题库(www.xiaoxuetk.com)第十一单元整理与评价教材分析《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学习”。 根据每册教科书应达到的内容标准和目标要求,通过具体素材,从知识与技能、问题与思考等方面进行整理与评价,帮助师生了解本学期目标的实现程度。 同时,引导学生回顾、交流本学期的学习收获和体验,对情感态度、学习方式等进行自我评价,记录自己的成长过程。本单元具体编排特点如下:1.在探究活动中发展对数以及运算的认识。2.在观察比较重感受数学规律。
    4.9 分 2 页 | 16.50 KB
本站APP下载(扫一扫)
活动:每周日APP免费下载全站文档
本站APP下载
热门文档